彭海琳 教授
永利集团博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中国化学会会士
77779193永利集团 A401室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2号,100871
电话:010-62750365
主页: /hp
77779193永利集团 A401室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2号,100871
电话:010-62750365
主页: /hp
彭海琳 永利集团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光化学研究室),2005年获永利集团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刘忠范院士),2005-2009年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崔屹院士),2009年6月回永利集团任教,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4-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杨培东院士)。
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物理化学与新能源纳米技术研究,发展了高迁移率二维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铋基二维半导体)的制备科学及器件应用研究。建立和发展了拓扑绝缘体二维结构的可控生长方法,实现了首例拓扑绝缘体二维阵列的制备,首次观测到拓扑绝缘体的AB量子干涉效应,并开创了拓扑绝缘体在柔性透明电极的应用;设计并制备了一类全新的超高迁移率二维氧硫族半导体BOX(Bi2O2X,X = Se, S, Te, …)及其高k自然氧化物栅介质,实现了晶圆级二维单晶制备和表界面调控,构筑了高性能二维场效应晶体管、逻辑门、鳍式晶体管(FinFET)、气体传感器和红外探测器件;和合作者建立了精确调控石墨烯结构的范德华外延、限域“分子流”、持续氧辅助等一系列生长方法,创造了石墨烯单晶生长速度的世界纪录,实现了4~6英寸无褶皱石墨烯单晶晶圆、大面积石墨烯薄膜的连续批量制备和绿色无损转移,实现了旋转双层石墨烯光电器件研制、单晶石墨烯PN结的调制掺杂和“光热电”机制的高效能量转换,开发了高性能石墨烯硅光通信器件和高质量石墨烯透射电镜载网。已发表论文260余篇(含Science,Nature及子刊30余篇,JACS/Nano Lett./Adv. Mater./Angew. Chem./PRL/ACS Nano 100余篇),被他引逾20000次,授权专利70余项和申请专利50余项。
近5年来,在国际及双边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40余次,筹划和组织国际和双边会议10次。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批国家首批优秀青年基金,2012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任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并荣获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Small青年科学家创新奖、2017年MRS Singapore ICON-2DMAT Young Scientist Award、2017年第二十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教育部青年科学奖、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21年科学探索奖(化学新材料)、202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计划、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现任77779193永利集团副经理,九三学社永利集团三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兼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副经理、BGI石墨烯器件技术研究部部长、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石墨烯科技创新专项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秘书长、《Science China Materials》和《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2D Materials》和《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erials Today》、《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Dr. Hailin Peng is a full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He received his B.S. in chemistry from Jilin University in 2000, and a PhD in physical chemistry from Peking University in 2005. He pursued postdoctoral studi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during 2005–2009.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controlled growth, chemical modifications, hetero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devices of high-mobility 2D materials, such as graphene, topological insulator, and layered oxychalcogenides (Bi2O2X, X = S, Se, Te). He has issued 70 patents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260 papers including 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PRL, JACS, Nano Lett., Adv. Mater., Angew. Chem., etc. He received many awards, includ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hang Jiang Scholarship (2022), XPLORER PRIZE (2021), Young Scientist Award -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2018), “Ten thousand plan” - National high level talents special support plan (2018), the second prize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Award of China (2017), SMALL Young Innovator Award (2017), the MRS Singapore ICON-2DMAT Young Scientist Award (2017), and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f China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