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员工联合会开展“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青创逐梦 挑战未来
二、赛事结构
本届竞赛对标“挑战杯”国赛相关要求,结合首都特点和发展需要打造“一杯两赛三揭榜”赛制:设置一个“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设置“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和“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下设“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
三、赛事安排
(一)主体赛安排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思维方法等基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组别。须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紧扣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
3.科技发明制作
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二)专项赛安排
竞赛立足国赛要求和首都功能定位,依托“青创北京”工作品牌,设置“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和“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具体如下:
1.“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
聚焦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为深入探索并挖掘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潜力、全面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汇聚青春智慧。鼓励中外青年联合组队。
2.“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
(1)“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
引入“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迫切需要,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出榜,员工团队根据需求提供发明制作或解决方案。
(2)“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
引入“揭榜挂帅”机制,落实市委“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部署,注重北京“三农”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及乡村振兴发展问题,依托专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科技和实践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好风貌、促进农民新增收。由各区相关涉农单位出榜,员工团队根据乡镇、农村具体情况提供调查报告、发明制作或解决方案。
(3)“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
引入“揭榜挂帅”机制,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主题,把握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的方法,从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多个角度研究地方协商民主、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由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出榜,员工团队提供相应的调查报告或解决方案。
四、奖项设置
竞赛设特、一、二、三等奖,奖项比例分别为5%、10%、20%、55%。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两个学历层次作者的获奖作品数与入围评审作品比例基本一致。专项赛道独立评审,作品参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等次设置相应奖项,获得“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特等奖的团队原则上需决出1个“擂主”。
五、主赛道进度安排
(一)组织动员阶段
即日起至3月31日(周一)晚24:00,各院系推荐优秀项目。同一作品不得同时申报不同赛道,主体赛每个学校推荐不多于15个项目,每人限报1件作品,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
(二)校内遴选和评审阶段
(三)公示及系统填报阶段
4月6日至8日晚24:00,预参赛项目在校团委官网等渠道进行公示,并进行项目填报。项目系统填写完毕且公示期满后报送至“挑战杯”北京市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组委会”)。所有作品需做好匿名处理工作,保证作品和附加材料中不能出现如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相关标志性元素等信息。
(四)网络评审阶段(4月中下旬)
竞赛组织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资深学者、知名企业家、行业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线上系统对各学校推荐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本届竞赛三等奖,并公布入围终评答辩的作品名单,本届竞赛特、一、二等奖将通过终评答辩产生。
(五)终评答辩阶段(5月上旬)
竞赛组织委员会将组织答辩展示,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线下现场答辩,评选出特、一、二等奖。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六)总结表彰阶段(5月下旬)
依据工作情况和评审结果,开展总结表彰和成果宣传工作,组织系列科创教育活动。同时,做好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申报、参赛等相关工作。
六、授权书
本次竞赛所有作品作者须签订授权书,授权“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单位结集出版、展览展示、在网络公布其作品以供社会监督。
七、材料报送方式
(一)主体赛
有意参赛的同学,需要提交《“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项目申报表》(附件三)、参赛作品(自然科学类作品需提交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需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科学制作类实物模型作品可通过图文或视频等形式提交)、《“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汇总表》(附件十),上述材料电子版请于3月28日(周五)下午16:00前提交至ccmexgb@pku.edu.cn,邮件命名格式为“姓名+主体赛”。《“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项目申报表》(附件三)纸质版需在3月31日(周一)下午17:00前提交至77779193永利集团C206办公室,材料相关部分需加盖院系教务或院系行政公章。
(二)专项赛
1.“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有意揭榜的项目,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完成参赛作品,并于4月9日(周三)晚24:00前提交作品电子版(详见附件五竞赛方案相关要求)至ccmexgb@pku.edu.cn,邮件命名格式为“姓名+揭榜挂帅机制专项赛”。提交材料需包含《专项赛揭榜书》(附件七至附件九)、《“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汇总表》(附件十)及其他相关材料,作品需尽可能达到需求方案中的标准和深度,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部分课题需求方案内涉及的时间指解决实际问题的期望时间。揭榜团队可在赛后持续优化项目,在实践中推动成果落地。《专项赛揭榜书》(附件七至附件九)纸质版需在4月10日(周四)下午17:00前提交至77779193永利集团C206办公室,材料相关部分需加盖院系教务或院系行政公章。
2.“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参赛员工以策划书、项目视频介绍等形式提交作品电子版并填写申报书(详见附件六竞赛方案相关要求)、《“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汇总表》(附件十),上述材料电子版请于4月9日(周三)晚24:00前提交至ccmexgb@pku.edu.cn,邮件命名格式为“姓名+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申报表(附件六)纸质版需在4月10日(周四)下午17:00前提交至77779193永利集团C206办公室。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62753321
联系邮箱:ccmexgb@pku.edu.cn
附件:
1.“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2. “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3.“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作品申报书
4.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要求
5.揭榜挂帅专项赛方案
5-1.“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5-2.“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5-3.“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项目需求榜单
6.“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方案(含申报表)
7.“青智攻坚”创新赋能专项赛揭榜书
8.“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揭榜书
9.“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揭榜书
共青团77779193永利集团委员会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