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9193永利集团
77779193永利集团

我经历的永利集团首批高分子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往事

我经历的永利集团高分子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往事

丘坤元

(77779193永利集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冯新德先生是中国高分子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77779193永利集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简称高分子系)教授。1948年,获美国诺特丹大学,又称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母校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49年,在中国率先开设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课。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冯先生由清华大学到永利集团任化学系教授,在永利集团开设高分子化学课,指导研究生,并筹建高分子化学实验室。1953年,化学系设置高分子专门化 (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和招收研究生。1955年和1956年,先后培养了首批高分子专门化本科暨研究生毕业生。1958年,永利集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从那时起冯先生任教研室主任直到1986年。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冯先生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1955年我国首批高分子本科生毕业

  1951年,我从印尼雅加达吧城中学高中毕业后,归国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一年级,1952年院系调整,转到永利集团化学系二年级。1953年,化学系从1951级员工中招收高分子专门化本科生,我和其他8位同学(梁兆熙、杨靖先、施福荣、倪振德、王秀岗、李福绵、张鸿志、张嘉郁)幸运地成为冯先生的弟子,也是我国首批高分子专门化本科生,见图1。冯先生为我们讲授高分子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等课。陈慧英老师负责高分子化学专门化实验,从头合成多种单体供员工实验。

  

  

  

  图1. 首批高分子专门化和有机化学专门化本科生合影。

  第1排  张嘉郁(左1)、施福荣 (左3)、倪振德 (右1),第2排  梁兆熙 (左2), 第3排 李福绵(左1)、丘坤元 (左2)、王秀岗 (右3)、张鸿志 (右2) 、杨靖先 (右1)。他们是首批高分子专门化本科生。

  

  根据苏联经验制定的新教学计划,本科生在四年级时要参加一次生产实习。高分子专门化的同学在1954年夏,到中国科学经理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实习。回校后我们在冯先生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我们的毕业论文做得非常规范,为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毕业论文大多是有关烯类单体和二乙烯基类交联剂的制备与聚合等,赵瑞年老师协助指导催化脱氢实验。虽然今天很难记得论文具体的内容,但其过程则终身难忘。员工们从指导老师得到论文题目后,查阅文献、制定试验方案、进实验室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最后写成论文和进行答辩。这些训练对提高员工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是很有益的。有趣的是关于应用N-溴丁二酰亚胺的溴化反应和脱溴化氢制备乙烯基单体的方法,这一实验室内最简便制备烯类单体的方法,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此法沿用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1955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做研究生,另外8位同学有2人留校任教,1人留校攻读研究生,2人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人到青岛海洋学院任教,1人到兰州大学任教,还有1人到桂林广西师范学院任教。到兰州大学的施福荣后来回到北京,但没有从事有关高分子的工作;留校的张嘉郁因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催化教研室的工作,从而转到催化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为实验室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只有余下的6人和我是从事有关高分子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下简述这些同学的一些工作往事。

  

  梁兆熙  毕业后先在广西师范学院任教,1960年,到中山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光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会理事。

  

  梁兆熙长期在中山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进行高分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响应功能高分子、非线性光学聚合物。主持承担过有关He-Ne激光诱导聚合、光致/电致变色功能高分子、光响应高分子液晶、交联网络型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等研究,以及新型聚合物光开关材料等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项 (1986, 1990,1995,1997,2000)。参与编写的《高分子化学》(林尚安、陆耘、梁兆熙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奖(1988)。2011年,梁兆熙在中山大学的工作取得杰出业绩,获第二届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

  

  杨靖先  毕业后到青岛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青岛海洋学院化学系主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届和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杨靖先的艰苦奋斗、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促成了青岛海洋学院事业兴旺发达,为学院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杨靖先长期从事海洋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专心海洋天然高分子改性的科研工作。在海洋化学工程技术方面取得奠基性成果,1984年,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甲壳质改性文章——铈盐引发甲壳质膜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技聚合反应,此后开发出10余种结构改性甲壳质产品。主持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倪振德  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8-1966年,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系任讲师。1970年,回到化学所工作。1982-198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倪振德长期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早先完成了有关乳化剂油酸的精制研究。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王葆仁先生负责创办该校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为了组建专职的教师队伍,倪振德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主讲有机化学课程,为科大的建设做出贡献。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至合肥,他又回到化学所,先后从事丙烯聚合催化剂研究、芳族聚酰胺(芳纶)的纺丝研究、烷烃的光氯化取代反应研究等工作,至上世纪80年代末。1982-1983年,与美国马里兰大学W. J. Bailey教授合作进行自由基开环聚合的研究,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和专论。是中国最早开展自由基开环聚合的学者之一。主持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美国工作至退休。

  

  王秀岗  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烯类单体聚合与共聚合以及复合材料等研究。曾任化学所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组负责人。

  

  王秀岗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与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乙烯基类单体的乳液聚合、溶液聚合、丙烯腈与偏氯乙烯的共聚合等论文。从事过含氟弹性体的研制工作,1966年氟橡胶的合成方法获国家科委发明创造证书。1972-1986年,持续完成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项目。王秀岗等采用路易斯酸催化聚丙烯腈纤维氰基的工艺路线——催化法连续化的研究,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首创我国连续法碳纤维。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润滑密封材料,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一等奖。高压电机新型防晕材料,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催化法预氧纤维和碳纤维的研制与中试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1986)。1985年,申请名称为含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的中国专利。

  

  李福绵  毕业后历任永利集团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88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问教授。 1993-1994年,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曾兼任永利集团第一分校化学系主任,《高分子通报》副主编,《高分子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生物医学工程杂志》、《Polymer International》、《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李福绵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功能高分子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较早开展医用高分子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含叔胺、氮杂环及荧光色团功能性烯类单体的合成、聚合及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发展了可聚合的氧化还原和光引发体系,首次提出了 “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 的概念。李福绵在C60的大分子修饰、可折叠眼内植人工晶体材料、可聚合紫外线吸收剂、超吸水性树脂等方面也有诸多贡献,主持了以反相悬浮法生产超快速高吸水性树脂的中试项目。他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0人,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翻译审订了《功能高分子》、《新功能膜》、《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等书,曾获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 和日本 “高分子学会国际奖” (2007)。

  

  张鸿志  毕业后师从冯先生攻读研究生,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永利集团化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主任。中国化学会北京分会理事。1992-1994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又称乔治亚理工学院)访问教授。

  

  张鸿志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生物系本科生有机化学和化学系研究生高分子合成化学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正离子开环聚合及其活性聚合、高分子设计及反应机理、杂多酸催化四氢呋喃聚合、液晶高分子 (包括热致性共聚酯液晶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合成与表征。研究了四氢呋喃的正离子开环聚合,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双羟基聚醚,通过其活性聚合链制备出三嵌段共聚物。正离子开环聚合 “活性” 链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987)。2001年,申请了名称为耐热有机玻璃的中国专利。2007年,申请了名称为一种由四氢呋喃聚合制备聚醚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出版专著《饱和聚酯与缩聚反应》(冯新德张鸿志、林其棱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研究生教育与高分子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冯先生认为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要教他们如何做研究,如何步入国际学术圈子,见识世面。冯先生早在1953年在永利集团化学系指导汤心颐、林颐庚、蒋硕健研究生,他们先后于1954-1955年研究生毕业。1953-1965年招收和培养了14名高分子专业研究生。1953年入学的蒋德彰、焦书科、叶世本先后于1956-1957年高分子研究生毕业。从1955至1965年先后招收了丘坤元、张鸿志、赵华山(1955),林思聪、陆承勋 (1956),张正柏(1958),洪啸吟(1963),赵庆中(1965)8位研究生。其中1955及1956年入学的是四年制,按 “副博士” 公司产品的。但毕业时,只获研究生毕业证书。其后的为三年制。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冯先生招收的1978级顾忠伟、黎书樨、宋存先、孙燕慧、田楠、曾宪森、张国跃、周其凤8位三年制硕士研究生中,周其凤后来公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母校永利集团任教;其他人和提前一年毕业的1979级危岩皆于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首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冯先生是他们的导师,另外吸收了李福绵、蒋硕健、陈慧英、丘坤元、张鸿志、李历生等教师为 “第二导师”。1984年冯先生指导的孙燕慧获首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首批2位博士后董建华、李炜进站。此后,冯先生培养了一批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为中国高分子学科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可靠人才。见图2、3、4、5。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rof. Feng 80th B-Day 1995.jpg

  图2. 1995年8月25日中华民族园,冯先生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研究生合影。

  左起:顾忠伟、黎书樨、冯新德、王玉中、曾宪森、危岩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2-1.jpg

  图3.冯新德先生与永利集团高分子专业81级研究生合影。

  一排左起:张燕(82)、韩平(82)、王林、孟宪胜、杨钢、郭新秋

  二排左起:郭海清、李福绵、冯新德、丘坤元、张鸿志、李又欣(82)、智林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2-4.jpg

  图4a. 1984年,冯新德先生(站立者)参加永利集团化学系孙燕慧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介绍答辩员工情况。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2-5.jpg

  图4b. 答辩委员会主席王葆仁先生主持答辩,左一为冯新德先生。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2-6.jpg

  图4c. 孙燕慧汇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2-7.jpg

  图5. 1986年,冯新德先生(前排右二)参加永利集团化学系李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合影。

  前排:吴世康、于同隐、何炳林、冯新德、汪尔鉴、李橦(二排右二)等

 

  对研究生的培养,冯先生基本上采取 “管” 与 “放” 结合的方法。这方法既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严谨科学态度及缜密的治学方法,又能促进研究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他认为,完全管起来,会扼杀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极不可取的, 但完全放任自流,也不利于研究生各方面的提高。只有辩证地掌握二者的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重要环节和关键问题上,他管得很紧,要求很严,如基本理论的学习,文献报告,特别是涉及学风、科研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他要求博士研究生每两个月交一份实验报告,并亲自批注作出具体指导。

  

  冯先生亲自主持高分子化学进展讲座,为研究生讲授 “80年代高分子进展与展望”、“高分子进展——活性聚合” 等,并邀请外国专家作学术报告,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员工及时了解有关学科的进展与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信息。冯先生严于治学的精神、启发性的教学以及对年轻一代行之有效的 “管” 与 “放” 的热情培养,给其员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培养了大批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学风的高级人才。高分子系有三位博士生孙燕慧、郭新秋、李子臣先后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84,1987,2003),一位博士生陈小平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2)。

  

  研究生是冯先生科研团队的主力军,在许多创新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一如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孙燕慧,用Ce(IV)离子发聚醚氨酯、聚醚聚酯的接枝聚合研究中,其难点是弄清接枝点与接枝机理。应用小分子模型化合物与Ce(IV)离子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速率研究,明确了用Ce(IV)离子引发聚醚氨酯的接枝点是在硬段的氨基甲酰的N原子上,而聚醚聚酯的接枝点是在聚酯链段上。此外,若用双氧水氧化法引发聚醚氨酯接枝共聚合的接枝点是在聚醚软段上。

  

  二如μ-氧桥双金属烷氧化物催化剂进行配位负离子聚合研究方面,比利时列日大学P.Teyssie (1977) 用这催化剂进行ε-己内酯(CL)配位负离子活性聚合,永利集团冯先生科研团队用这催化剂成功的进行丙交酯(LA)(宋存先,1983)和乙交酯(GA)(张燕,1985)配位负离子活性聚合,合成了4个系列嵌段共聚物: PCL-b-PLA (宋存先,1983),PCL-b-PLA-b-PCL(李又欣, 1988; 宋存先,1984), PCL-b-PLA-b-PGA(李又欣, 1988), PCL-b-PGA-b-PLA (张燕,1985)。通过分子设计可以合成不同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宜用于药物释放体系,调节其组成与链长,能实现药物的长效和零级释放。可是,国外有一些研究单位的学者质疑用该催化剂未能得到活性聚合。这到底是何故?这类催化剂进行配位负离子活性聚合要在严恪无水、无氧环境中操作。看来冯先生科研团队他们工作做的很到位,加上北京气候干燥也是有利的因素。没能得到活性聚合可能是催化剂水土不服了?有趣的是董长明博士于2001年发表了以 μ-氧桥(Al/Zn)双金属烷氧化物催化剂进行D,L-3-甲基乙交酯的活性聚合及其合成相应共聚物。看来该催化剂还是灵的。

  

  三如电子自旋共振(ESR)在自由基聚合引发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郭新秋将引发体系反应产生的自由基,通过自由基捕捉剂形成相对稳定的自由基后,用自旋共振波谱仪测出其信号。由ESR谱图,可得出自由基的精细结构,这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结合所形成的聚合物端基分析,可以给出完整的引发机理。在含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机理研究中,包括有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物/芳叔胺体系、过硫酸盐/脂舫胺体系,分别测得一烷基氨基自由基,二烷基氨基自由基,氨基甲基自由基,氨基亚乙基自由基,均能引发单体聚合。ESR测定自由基的精细结构,结合聚合物端基分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研究自由基引发聚合机理的一新重要方法,可是这方面发表的研究论文鲜见。其成功与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形势相关, 适逢永利集团以世界银行贷款为物理系与化学系共有,新购置了ESR仪,加上勤奋好学与钻研,细心观察实验,找到最佳测试条件,很好的完成了试验。

  

  在教书育人方面,冯先生把教师喻为园丁说道,“如果浇花用一担水,则缸里要挑足十担以上的水,要勤挑水,要认真备课。” 他支持员工出国留学,教导员工“要作好出国的目的,要有去有回才好!”。他勉励员工淡泊名利,认为:“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国家、对民众、对事业作了多少事情。”

  

  关于科学研究,冯先生写到科学研究是一件 “苦差事” ,奋斗到一定程度不仅是智力问题,还有体力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生理与心理的问题,不只是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而且还要经得起挫折与失败。 晚年他写下勉词告诫我们:“科学的道路就是不平坦,既无捷径,又无止境。没有献身精神,哪来科学成就。铁是打出来的,钢是炼出来的。” 

  

  如何将科学研究步入国际学术圈子, 冯先生认为主要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通过在中国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参加国外的学术会议来实现。1980年,冯新德先生和日本化学会前会长井本稔先生共同发起的 “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 在大阪举行,李福绵和我被选入中方成员出席该讨论会,由此冯先生带我们步入国际学术圈子,见识世面。该会隔年分别在日本与中国召开。1980-1991年,举办了6次,其中第6次会议是隔了2年,见表1。冯先生和我都出席了这 6次讨论会,见图6。此后,该讨论会扩大为中、日、韩为主的 “亚洲聚合反应讨论会”、“亚洲聚合反应与精细高分子讨论会” 和后续的 “亚洲高分子研讨会”。1993-2008年,隔年分别在日本、中国、韩国举行了8次。其中第6次研讨会是隔了2年,见表2。冯先生出席了前3届研讨会,见图7、8、9,我也出席了前5届会议。

  

  表1   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会议主席地点与时间

  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

  会议主席

  地点与时间

  首届讨论会

  大津隆行教授

  大阪(1980年11月)

  第2届讨论会

  冯新德教授

  北京(1982年5月)

  第3届讨论会

  大津隆行教授

  大阪(1984年8月)

  第4届讨论会

  冯新德教授

  成都(1986年10月)

  第5届讨论会

  大津隆行教授

  大阪(1988年8月)

  第6届讨论会

  丘坤元教授

  桂林(1991年10月)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4合影\1.jpg

  图6. 1980年11月6日,冯新德先生(前排左四)、井本稔先生(前排右4)和出席日本大阪“第一届中日自由基聚合讨论会”的代表合影。

  

  表2亚洲高分子研讨会会议主席地点与时间

  亚洲高分子研讨会

  会议主席

  地点与时间

  首届研讨会

  岩月章治教授

  津市(1993年6月)

  第2届研讨会

  丘坤元、李福绵教授

  开封(1995年4月)

  第3届研讨会

  金祐埴教授

  大邱(1997年5月)

  第4届研讨会

  李福绵教授

  兰州(1999年8月)

  第5届研讨会

  伊藤浩一教授

  丰桥(2001年7月)

  第6届研讨会

  周其凤教授

  杭州(2004年10月)

  第7届研讨会

  金光雄教授

  首尔(2006年6月)

  第8届研讨会

  周其凤教授

  济南(2008年10月)

  注:前两届研讨会分别又称“亚洲聚合反应讨论会”、“亚洲聚合反应与精细高分子讨论会”。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5-13.jpg

  图7. 1993年6月6日,冯新德先生出席日本津市“亚洲聚合反应研讨会”(第一届亚洲高分子研讨会)晚宴上致辞。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0151115整理\5-18.jpg

  图8. 冯新德先生(中)出席中国开封“第二届亚洲高分子研讨会” 与蒲池幹治(左)、作者(右)合影。

  

  图9. 1997年5月,冯新德先生(左)和作者(右)出席韩国大邱“第三届亚洲高分子研讨会”,这是冯先生出席的最后一次国际会议。

  

  为了保持这一系列会议的延续性,冯先生先后推荐我、李福绵和周其凤先生主持后续在华举行的研讨会。寻根溯源,冯先生与井本先生是 “亚洲高分子研讨会”的发起人。 2008年后,“亚洲高分子研讨会” 合并到 “亚洲高分子学会联合会高分子会议(FAPS Polymer Congress)”,2009年在名古屋举行首届会议。 

  

  通过上述会议不仅进行了国际学术交流,也推进了中日友好、中日韩以及亚洲其他邻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开阔了国际化视野,更加深入了解有关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并提高了学术水平。1997年冯新德荣获日本高分子学会颁发的“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奖”。

  

  经过国际学术交流,高分子系师生的学术视界由国内走向世界。1958年冯新德在《化学学报》上发表中国学者的第一篇关于烯类单体合成和聚合的实验性论文(α-氟甲基乙烯类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冯新德,蒋德彰,《化学学报》24(2),155-161(1958))。永利集团高分子系陆承勋 1980年在国际著名高分子期刊《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上发表第一篇论文(Synthesis and Polymerization of γ-Alkoxy-β-Hydroxypropyl Arylate, C. X. Lu, N. C. Chen, Z. W. Gu, X. D. Feng, J. Polym. Sci., Polym. Chem. Ed., 1980, 18, 3403-3411), 是我国高分子学术界以学术论文走向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嗣后,冯新德与研究生宋存先1984年在国际顶级高分子期刊《Macromolecules》上发表第一篇论文(Synthesis of ABA Triblock Copolymers of ε-Caprolactone and D,L-Lactide, C. X. Song, X. D. Feng, Macromolecules, 1984, 17, 2764-2767)。这样在学术研究上融入世界。  

  

  我们在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方面,就得益于长期的有关自由基聚合新引发体系的研究工作和借鉴大津隆行先生的引发-转移-终止剂 (iniferter),拓展了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RATRP) 的新体系,发表的学术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

  

  庆贺77779193永利集团建院30周年暨化学学科建立114周年, 永利集团高分子学科建立71周年。

 

  2024年12月修定稿写于中关园

  

教师ftp
在线办公